平台借钱费用到底咋收?这些坑千万别踩!

2025年09月10日 口子下款 阅读(3)

平台借钱费用到底咋收?这些坑千万别踩!

最近很多老铁私信问我,现在各种借贷平台收费项目看得人眼花缭乱,什么服务费、手续费、利息费到底怎么算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明白,把常见的砍头息、综合费率、逾期违约金这些套路都扒清楚,手把手教你看懂合同细则,还会教三招对比平台收费的绝活,看完再也不当冤大头! 前几天邻居小王急用钱,在某平台借了1万块,合同写着日息0.05%看着挺低对吧?结果等额本息还了三个月才发现,实际年化利率竟然高达24%!这里头猫腻就在于还款方式:等额本息:每月固定还款,但利息按剩余本金计算先息后本:前期还利息,最后还本金等本等息:总利息固定,每月还相同金额 举个栗子🌰:借1万块分12期,名义月息0.8%的情况下: 等本等息实际年化会飙到17.2%,比等额本息的15.6%高出近2个点! 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 除了看得见的利息,还有三笔钱最容易中招:服务费刺客:某平台打着"零利息"旗号,却收15%的服务费担保费陷阱:自动勾选的信用保证保险,能吃掉借款金额的3%-8%会员费套路:不买VIP就降额度,298元/月的会员费暗藏玄机 上个月有粉丝爆料,在某消费金融公司借2万,合同里竟然有提前还款违约金!虽然现在监管明令禁止,但还是有平台变相收取"手续费"。 我整理了市面上主流借贷渠道的收费对比表(数据截止2023年8月):平台类型综合年化利率常见附加费银行信用贷4.8%-18%账户管理费消费金融9%-24%担保费+服务费网络小贷15%-36%会员费+信息费民间借贷18%-24%中介佣金 特别注意!有些平台会把费用拆分成五六项,这里教大家个诀窍:直接看IRR内部收益率,这个数值才是真实成本。 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 最后送大家三个避坑绝招:合同要逐字看:重点看用红色字体标注的费率条款算清实际成本:用Excel的IRR公式验证真实利率选持牌机构:优先选择银行、消费金融等正规军 记住啊老铁们,遇到要收贷前费用的平台赶紧跑!正规机构都是放款后才开始计费的。如果已经踩坑了也别慌,直接打12378银保监投诉热线,亲测有效! 说到底,借钱这事儿就得睁大眼睛,把费用构成摸得门儿清。下次再看到"低息""免息"的广告,先默念三遍"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",保准你能避开90%的收费陷阱!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  • 文章13241
  • 评论0
  • 浏览93537
  • 最新发布
  • 热文排行
  • 标签列表
  • 友情链接